芦蒿/蒿子秆约150克,洗净后切长度相等的三段;
水煮沸,放少许油和半茶匙盐,放入蒿子秆焯一分钟
水开变色就可以捞起,不要久烫否则就不脆了
焯好水的蒿子秆半汤匙麻油、半汤匙香醋拌匀后摆盘。这种焯水白灼的方式据说更凹显蒌蒿的本味
半肥瘦的猪肉(用五花肉、梅头肉都可以)约150克,去皮后切成小丁状,加1/3茶匙盐,1/3汤匙生抽,适量油腌制10分钟;
1/4白洋葱切丁。原方法没有这个配料,我是按自己的口味加的,这样肉汁更香甜
热锅冷油,放入腌制过的肉丁翻炒均匀
炒出油脂后,加1/3老抽调味调色
放入洋葱末拌炒
拌炒均匀就可以了
在摆好的芦蒿上搁一勺肉臊就完成了。按原文说的“蒌蒿香脆,肉臊甘香,两者搭配相得益彰”。当然,如果在肉臊炒好后再将茼蒿倒入翻炒半分钟,可能茼蒿更能吸收肉末的油脂和香味,感觉应该更好吃,但这次,还是先遵循原方子,下次再改进了,还是好吃的。
1、原菜谱写的是蒌蒿,我搞不懂和芦蒿的区别,应该就是同一种食物不同称呼,我们这也只能买到蒿子秆; 2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