豆腐制作笔记(问题分析、材料记录)

419人浏览 17人收藏 1人做过
作者: 今朝啊
自查自用

用料

豆腐制作笔记(问题分析、材料记录)的做法步骤

步骤 1

大豆浸泡:冬季水温5°,在春秋季节,水温控制在10-12°,夏天水温30°。浸泡时间,冬天为16-20h,春秋为8-12h,夏天为6h。冬天用温水浸泡,时间可以缩短。一般浸泡好的大豆约为原料干豆质量的2.2倍。

步骤 2

磨浆:干豆:水=1:8.5

步骤 3

煮浆:目的是通过高温使豆浆的豆腥味和微微的苦味消失,增加大豆的香味和提高蛋白质的消化率,并通过高温灭菌,保证产品卫生。同时生豆浆经过加热蒸煮变成熟豆浆,再借助石膏、盐卤等凝固剂的作用,使豆浆凝成豆腐。

步骤 4

点脑:豆浆浓度高,蛋白提取率低,制得豆腐嫩,结大块,压榨不出水分,豆腐不能成型。浓度稀时制出豆腐硬,没有弹性和韧性,保水不好。 点脑温度:豆浆温度高低,影响豆浆凝固速度。不同的凝固剂有不同的凝固温度,盐卤温度以70-85°为宜,石膏以75-90°为宜,葡萄糖酸内酯以75-85°为适宜的凝固温度。

步骤 5

凝固剂用量:盐卤用量为豆重的2%-3%。过量则豆腐有苦味,质地硬。石膏用量为豆重的2%-2.5%,添加过量豆腐发涩,添加不足则降低凝固率。石膏凝固速度比盐卤慢,保水性好,制出豆腐细腻,但口味不如盐卤的好。

展开全部
步骤 6
步骤 6

【常见问题】豆腐颜色发红、色暗:豆浆不熟 豆腐苦涩:豆浆粘锅或凝固剂过量 豆腐脑老嫩不均:下卤速度过快则豆腐脑易老,过慢则点嫩 形状不规则:豆浆浓度不准或点脑老嫩不一所致或模具底板不平。

步骤 7

常见凝固剂: 1.石膏:主要成分为硫酸钙,对豆浆的凝固作用以生石膏最快,熟石膏较慢,而过熟石膏则几乎不起作用。 2.卤水:又称为盐卤,是海水制盐之后的副产品。有固体和液体两种。大致范围在每1kg大豆需卤水(固体)0.02-0.05kg。 3.葡萄糖酸内酯:简称GDL,是一种酸类凝固剂,本身不是凝固剂,它要在豆浆中水解转变为葡萄糖酸后,才会对豆浆中的大豆蛋白质发生酸凝固。

步骤 8

【北豆腐】大豆1kg,盐卤0.04kg 【盐卤豆腐】大豆1kg,盐卤0.03kg,消泡剂0.01kg 【南豆腐】大豆1kg,石膏0.035kg 【嫩豆腐】大豆1kg,石膏0.024-0.026kg 【姜黄豆腐】大豆1kg,新鲜姜黄0.4kg 【内酯豆腐】大豆1kg,葡萄糖酸内酯0.01-0.015kg

步骤 9

豆腐皮:将豆腐脑放在容器内搅碎,准备几块干净白布,先铺上一块布,再倒上一层豆腐脑铺平。如此反复数层后,上面放上一块木板,先压去一部分水分,再用石头压干水。待水压干,一层层布揭开,同时把豆腐皮一张张叠起即可。

豆腐制作笔记(问题分析、材料记录)的小贴士

书上还有很多品种的蔬菜、水果豆腐,有时间想要尝试一下!

菜谱创建时间:2020-02-29 14:59:12
打开App收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