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来制作冷藏中种, 常温175克牛奶中加入3克干酵母,稍微混合一下,再加入280克高粉,20克白砂糖,混合均匀
揉成光滑的面团,手揉机揉均可,但要揉到光滑,放到大一点的容器中,按按扁,盖上盖子或保鲜膜。室温先预发酵半小时到1小时,之后入冰箱5~7℃冷藏发酵17小时左右。 也可以在室温下发酵2-3个小时,体积长到三倍大,将基本发酵好的中种面团放到4℃的冰箱中冷藏保存。第二天使用就可以。 环境太干燥,中种面团的牛奶量可以加到175克或180克或185。 揉好的中种面团大概在26-28℃。 可以用较大一些的量杯发酵中种面团,方便看体积。
发酵好的中种,撕开表皮,里面是干爽的,布满了网状结构,有明显的酒味儿,就可以使用了。
在制作主面团之前,先将黄油切成小块儿软化备用。 制作主面团:先放入主面团中的蛋液、牛奶、白砂糖和盐,可以先用刮刀搅拌一下,再将中种面团撕成小块放入,最后放入高粉、奶粉、干酵母,这样的顺序干酵母就不会直接接触白砂糖和盐啦。 中种面团拿出来直接用。 在混合主面团时,可以先用20克或25牛奶,另外的5-10克作为预留,根据揉面的情况再加。 主面团儿的糖量:从35克-60克均可,35克的成品基本没有甜味儿,60克的甜度也是适中的, 应该也是大众都能接受的糖量。
将面团揉到成团、初见光滑,切一小块儿,可以拉出带锯齿的厚膜,加入黄油 70%的中种面团比较好出膜,所以手揉机揉均可以,加黄油的时机是一样的。 如果是厨师机打面,黄油前后的混合阶段都要用低速,材料混合均匀以后,再转中高速。
加入提前切成小块、软化了的黄油。 如果室温过低黄油可以早一些软化。
继续揉到可以拉出大片、光滑、相对薄一些的带有弹性的薄膜即可,一般情况下小餐包揉面程度可以再轻一些,但这个牛奶卷儿需要更软一些,揉面程度就加深了一点
揉好的面整理成团,面温在26℃左右。
容器薄薄抹一层油,防粘,放入面团,28℃,70%湿度,再发酵30分钟。如果室温在25~26℃左右,盖上保鲜膜或盖子室温发酵也可以,发酵好的面团大概长了1.5倍。
揉面垫上撒少许干粉,将发酵好的面团倒扣在垫子上,弹上少许干粉,将面团稍稍按一下扁,轻排一下气,面团的表面积也会增大,将面团均匀分割成12等份,每个小面团约66克,依次将每一份面团滚圆。然后松弛20分钟。松弛的条件同步骤9。 分割的时候尽量切成正方形或者三角形,以利于滚圆。 也可以分成十等份,每个面团儿将近80克。
取出一个发酵好的小面团,擀成椭圆形,两边在1/3处对折,对折之后用手掌轻轻拍一拍,再将其擀成长方形。 可以先擀上1/3的部分,向下擀的时候可以一只手擀,另外一只手托着点儿面团,避免面团堆积,如果中间的位置有点缩,可以稍稍向外拉一拉,整理一下,让整体呈长方形。动作要轻,如果拉了就缩回去,说明面团没有醒到位。
两端均向中间卷卷儿,做好的卷卷先放一边。 这个面团的软硬度比较适中,整形过程不需要手粉,如需要,尽量少用。
所有的卷卷做好之后,均匀的摆放到烤盘里。 可以按照数字的顺序摆放,这样更容易整齐,1、2、3、4、7、8起到定位的作用。 如果分成十份均匀摆放成两排即可。
放到温度35℃左右,湿度80%~85%的环境下二发40~50分钟,发酵好的坯子,食指蘸粉轻按其表面,可以缓慢回弹或者留下较浅的指印即可。 别忘了提前20~25分钟预热烤箱:上下火180℃,这个温度可以根据自己使用烤箱的经验调整。
在发酵好的坯子上,用锋利的刀片均匀的割口,然后用筛子薄撒一层高粉。 我是用吉列刀片儿自己做的割包刀,割直口还是很好用的。 链接在这里:http://www.xiachufang.com/recipe/104391163/ 割口想要深一点也可以使用剪刀。
上下火180℃烘烤18分左右,如果觉得自己的烤箱上色不够均匀,可以在入炉七、八分钟开始上色以后加盖锡纸。 烤温可自行调整。
出炉!
软软的!
这是分成十份,每个面团约80克的样子。 180℃预热,上火165℃,下火180℃,全程没有盖锡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