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家祖传的手工粉利

3059人浏览 125人收藏 0人做过
作者: 3N的小披风
记录一下我家的手工粉利。 可能知道这个的人不是很多,但是在我的记忆力,家里每年过年都会一起做这个,过年的时候吃,大人们出去也会带这个。广西大部分菜市场都有卖粉利,但是那是机器做的,以前我们家也买过机器做的,但是口感和手工做的完全不一样。可能是吃习惯自家做的了吧。机器做的硬邦邦,没有大米的香甜味。 这次拍了前部分的视频,但是好可惜,我在搓粉利的过程中因为手不够用,没有录这段的视频。希望以后还有机会录完整的制作过程。 记录:大概流程: →陈米粘米泡水。 →机器磨米浆(以前是用石磨)。 →入大锅小火加热搅拌成型(非常需要力气,不是一般人能干的[捂脸]需要的工具是定制的,不懂普通话怎么表达)。 →粉团出锅上桌,人工趁热分割揉搓,让分团更滑,融合更细腻,再继续分小团搓成陀螺状再搓长,呈两头尖中间微微凸起的长条。 →全部弄好之后上蒸笼,大火蒸1个小时。 →出锅就可以趁热吃啦!剩下的放凉,待第二天放入水桶中用冷水泡着保存就行,之后要吃的话拿出来切粗丝加配菜炒,或者煮汤都可以。

用料

我家祖传的手工粉利的做法步骤

步骤 1

陈米提前一天浸泡,然后用机器磨成米浆(这一步我还没看过具体操作)打算以后自己搞点晚粳米用破壁机打一下试试。 最终米浆的状态是非常细腻的。加清水搅拌之后逐渐得到类似稀奶油的状态,但是要想成品好,其实还可以稀一点。

步骤 2

锅中放花生油,小火。 倒入米浆

步骤 3

一边用工具搅拌

步骤 4

加入黄栀子水

步骤 5

搅拌

展开全部
步骤 6
步骤 6

上工具

步骤 7

捺(白话)

步骤 8

慢慢成团

步骤 9

桌上抹点花生油,倒出粉团

步骤 10

很久之前录的这个,热乎乎上手揉。手感和面团不一样。 小时候手比较薄,觉得烫,长大后做多几次熟练了,趁热揉就觉得还好。特别是天冷的时候揉就很暖。冷了之后发硬,不好糅合不光滑。所以需要趁热。

步骤 11

手工搓

步骤 12

这个也可以做粉虫

步骤 13

还可以搓各种小玩意。对了,南宁的粉饺也是用这个做的,里面包馅料。外面的皮跟这个一样。不过我家不懂这个,所以没做过。我是在南宁上学才知道的。所以我会自己另外捏几个空心饺子哈哈哈哈。做成小玩意儿,小朋友会更喜欢吃。更有趣味性。

步骤 14

出锅啦!

步骤 15

蒸熟的。趁热吃超好吃啊

步骤 16

蒸熟扛出来晾凉。

我家祖传的手工粉利的小贴士

做粉利用什么米 我终于弄明白了! 不是粳米不是晚粳米(这个是江浙年糕的材料) 我们用的是南方籼米(大类) 每次我问爸妈是什么米 他们总说jianmi,白话怎么翻译成普通话啊? 以前我都没有粳米籼米的概念,只知道大米二字,后来查资料才发现原来爸妈说的是粘米(zhanmi) 就是超市里卖的油粘米啊!粘米一年两季,当季新出的米,表面油亮色泽好,米香浓郁,不过不适合拿来做粉利,会比较黏。 我们家会用陈米来做,那到底陈了多久呢,我想应该是3个月以上吧! 我妈总说这个米是去年的,所以时间嘛,就3-12个月都是陈米咯! 粘米的支链淀粉含量比直链淀粉少,本身黏性不算高,随着时间的流逝,黏性还会进一步降低,所以选择陈放时间更久的米来做粉利,显然更好一些,因为广西人不喜欢糯叽叽的像橡皮一样的年糕。

菜谱创建时间:2021-02-10 22:22:15
打开App收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