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克面包面粉+80克水。先搅均匀。
小火上锅。不要滚,只要一点微泡泡的热度就好。
小火煮至糊状(宝宝说像麻糬)。待冷却后使用。我一般午饭前煮面种,然后准备午饭。吃完午饭后才继续下面的步骤。期间汤种可冷藏,也可不冷藏。
除了黄油以外,先秤干料,再秤液体。
一般我会先下淡奶油,再下牛奶。要是淡奶油不小心多下了一点,牛奶就得适量减少。最后下汤种。
厨师机低速平均混合干湿料。大约1分钟。
干湿料混合后,稍微加快速度。我是从厨师机1档至2档。继续打10分钟。
面团开始成团,产生筋性。
继续打,但是得留意温度。温度过高会导致断筋。
对,这是视频,亲的眼睛没问题!我停了厨师机,面团静止不动,可能被我操累了不想动吧。哈哈。
网上各路大神都建议面团成形生筋最佳温度为摄氏26度,因此我每次打面团时都惊心胆跳。新加坡这里常年室温都要30度,家里厨房又不装空调。即使我用的是冷藏面粉、牛奶、淡奶油,你看,11分钟后,面团都要34.5度了!如果有时间,我就会取出厨师机搅面扞,揉圆面团,盖上保鲜膜,连面包桶一起放进冰箱冷藏半小时左右降温。不能太久免得面团开始发酵。注意: 是冷藏,不是冷冻哦。
天,今天可没时间冷藏面团降温了。这不是还没下黄油不?没办法,只能硬着头皮下。软化黄油的温度近室温。1档2分钟至黄油完全溶入面团。
转2档5分钟。
但是由于温度已升高,我可是有点神经质地盯着🧐面筋状况,测量温度。啊!38.6度😱
停!检查检查。实在不很会拉手套膜,战战竞竞地扯。。。薄。。。薄。。。看到手指了。哦,破了,没有锯齿的洞洞。
第2个测试。把面团倒出来。你要用抓的也可以。看,我那么用力甩缸,它还沾着,赖着,扯着,顽固地不肯离开那个蕴育了它的缸!这应该是所谓的筋性吧。怎么有点人类的个性脾气了。
接下来的步骤得亲手操作了。厨师机可以退下休息了。用双手把面团滚圆。这么一大团怎么滚?我不会。省点力,就像折衣服那样,左右拉起,贴合,放下,转个方向。再左右拉起,贴合放下。要不这样说也可以。先把“东西”贴合,再把“南北”贴合。重复几遍(由于面团筋性已形成,一般2到3遍就可以了),到看到光滑面后,把贴合的部分朝下,进行滚圆动作。经过刚才的折叠动作,现在滚圆就没那么难操作了。
这次不是向上折叠,而是向下包裹。最后轻轻放下,收一收边。
我不是专业的,没啥讲究。根据当天心情,排气揉圆,手法都不一样。
排气揉圆。我只管把它揉圆就好。反正我开始学制作面包时,是抱着揉面团解压的心态。网上各路大神的视频有样学样。😂
盖上保鲜膜醒面30至40分钟。由于面团温度偏高,接下来的醒面发酵时间要相对缩短。如果没有时间接下去,或想冷藏一晚,就在这一步把面团滚圆后收进冰箱。
这样冷藏16小时后取出回温继续下面的操作。
面团膨胀,表面光滑了,就可以进行下一步排气。
轻按面团排气。
揉成大条状方便分割。
大约平均分成6份
每一份分割后的面团进行揉圆。
揉圆。
醒面,约10-20分钟。
稍微大一些就可以进行擀卷了。
面团水分高,双手和擀面棒都抹上油。我一般用橄榄油。
第二次擀卷。
根据自己喜好,可以做白吐司,或加上自己喜欢的馅料。
卷好放入面包盒,3个面团1个盒。发至5分满就可以预热烤箱了。我的烤箱预热较慢。如果你的烤箱预热快,可以在8分满时才开始预热。8,9分满放入烤箱。
预热烤箱200°C。放入面包后调整为上下火180°C,一个450克面包大约25分钟,2个30分钟。烘好马上从炉里取出,整一下,倒出来在烤架上放凉。
这是同样的方,放置冰箱过了18小时候做的。上面放了乳酪片(小孩爱吃)。冰箱冷藏一夜的面包由于面团有更长的时间好好吸收水分和奶油,不但风味更好,面包的韧性中也增加了柔软度。所以想要最好的,还是耐心多等待一天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