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粥一菜解“春困”
37人浏览 3人收藏 0人做过
“春困”来袭,
一粥一菜对症而食。
每到春季很多朋友会被“春困”困扰,
时下惊蛰与春分时令更易出现“春困”。
每到春季我们都会出一些应对“春困”的方法,“美食解困局”便是其中之一。
不过在这之前,
我们先梳理一下“春困”的原因,
以便对症而食。
春困的原因有很多,
除了季节时令的外在因素,
今天我们主要挑出六大内因来探讨。
第一、
血虚,不能上养于心,
会使大脑供血不足,而困倦乏力。
这一点现代医学的解释:
春回大地,人体汗腺、血管等由寒冷收缩渐渐进入舒张状态,
皮肤肌表血液循环逐渐旺盛,
血容量增加,
这时大脑的供血则相对减少,
脑部的运氧量也就减少,
人就易出现疲乏,嗜睡等。
那么,回到根源便要注重养血。
第二、
冬季没有好好养“藏”为身体打好根基,春天就没有足够的精气,支撑身体“升发”,春天阳气过于升发,又造成元气不足,疲乏,困倦,“水不涵木”而上火等。
那么,可从补充肾精出发。
第三、
“春困”也是身体元气不足的气虚之象。
气虚亦指人体的正气不足,
一旦气虚,气的推动、温煦、防御、固摄和气化功能都会减退,
通常表现身体会虚弱,
少气懒言,疲乏无力。
那么,就要注意补气了。
第四、
肝不好的人,
春季五脏中肝气是最应该生发的,
而肝气虚的人根本生发不起来,
常会无精打采;
还有一种朋友肝气并不虚,
但是肝气郁结,堵在那里不动,
自然也生发不起来。
这就需要辩证后,虚则补,郁则疏。
第五、
脾胃不好的人,
春天肝木克脾土,脾胃相对弱,
尤其吃完饭的时候,
人体气血主要集中在脾胃消化食物,
头脑的气血就相对不足,
脾胃越不好的人就越会争夺头脑的气血,
就越容易困倦。
脾胃是升清降浊的主要器官,
脾不好的朋友,
浊阴不降,清阳就升不起来,
同样清阳升不起来,浊阴就降不下去,
一身的“垃圾”也就排不出去。
也会让人感觉很沉重很累,容易犯困。
故而,春养脾很重要。
第六、
体内有垃圾的人,譬如痰湿,瘀血等。
到春天,需要血液的地方变得多了,
若是有瘀血,经络不能畅通运转,
处处堵塞,血液不能正常运行,
营养供应大脑更加不足;
身体肥胖的痰湿之人本就有容易犯困的情况,春天雨水增多湿气渐重,那么困倦的情况都会加重。
这么看来身体不平和的朋友,
便易感春季“流行”问题——“春困”。
调养解决身体的主要内因,
这些季节时令外因带来的小问题,
便会迎刃而解。
今天我们带来两款美食来帮助大家,
一款香喷喷的美粥——芡实燕麦香菇鸡丝粥;
一款甜美怡人的小菜——蜜桂紫山药。
一粥一菜解“春困”的做法步骤
步骤 1
此粥我们取芡实补脾兼祛湿,益肾兼固精;燕麦益脾养心,益肝和胃,其所含的营养成分有降低胆固醇,调节血脂,调节血糖之功。
二者再搭配脂肪量较低的温中益气活血脉的鸡胸肉,与扶正增香的干香菇,可谓一粥中几味食材相须为用,平和中补清兼顾,一招有助食解多种“困局”,还适合血脂与血糖高有心脑血管问题以及肥胖的朋友。
步骤 2
①提前将芡实洗净浸泡半天(觉得芡实硬的朋友还可以将芡实洗净晒干打成粉煮粥)。
②将鸡肉洗净后切丝,以少许胡椒粉,适量食盐,两勺点淀粉抓拌均匀,入少许食用油和姜片抓拌均匀锁住水分,腌制半小时。
③干香菇泡发洗净后,切片。
④先行将浸泡好的芡实入锅,以充足的水量煮30分钟至芡实熟烂。
⑤下入香菇与燕麦片,煮沸后下入腌制好的鸡丝,待鸡丝熟,入适量食盐即可。
⑥若是用燕麦的朋友,则将燕麦与芡实同时入锅先行煮熟,而后按步骤5煲煮。
⑦若是将芡实打成粉的朋友,则烧开充足的水量,将香菇先行煲煮3分钟,而后下入燕麦片与芡实粉,煮开后,入腌制好的鸡丝,待鸡丝熟约3-5分钟,芡实和燕麦也随之煮好,适量食盐调味即成。
有了咸香软烂的好味一粥,接下来,我们再给大家带来一款甜美怡人的小菜——蜜桂紫山药。
步骤 3
这一菜,我们取山药健脾养胃,紫甘蓝花青素护眼,蜂蜜补中润燥,桂花舒筋活血,这一碟色美味香的小菜,可缓春日之燥,补虚滋养。
与今天的粥搭配一餐,一主一辅,一咸香一甘甜,为餐桌增添色彩,为情志增一丝欢愉,共解春日“困局”。
步骤 4
①将山药洗净,去皮切块后,上锅蒸熟。
②取一片紫甘蓝洗净后,撕碎加入破壁机,入适量水打成汁。
③将蒸好的山药浸泡在紫甘蓝汁中“上色”。
④待山药着色后捞出,淋上蜂蜜,撒入桂花即成。
步骤 5
看过这样一句话“生命就是一趟觉醒的旅程,每个人都会不同的时间醒来。”比如一碗粥羹,咸香软绵,入口叫味蕾惊艳,入腹叫心脾焕发,恍然神清气爽。
一顿简餐,轻简中得身轻气爽之妙。饭后,不如步行于外,在这不冷不热的时节里,增加一些慢跑,太极,八段锦,增加新陈代谢,加快血液循环,也能防春困。
有时候并不是自己不去好好经营生活,而是浑浑噩噩的“沉重”身体让勤劳无处施展。从现在起开始关心食物和健康,试着把餐食变得精简,顺遂时宜。
菜谱创建时间:2024-03-18 12:56:5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