荠菜,有和脾,利水,明目,止血,疗目赤疼痛等功。 《别录》:“主利肝气,和中。” 《陆川本草》:“消肿解毒,治疮疖,赤眼。” 《广西中药志》:“健胃消食,化积滞。” 能清肝柔肝平肝凉肝,帮助我们解决目赤疼痛、眼底出血,眩晕等,现代营养学认为其所含的营养物质可助降压降糖降血脂,消炎抗菌。 民间有“三月三,荠菜当灵丹”的说法,农历三月三大都处在暮春时令,《本草纲目》记载:“荠生济济,故谓之荠,释家取其茎作挑灯杖,可辟蚊蛾,谓之护生草,云能护众生也。”今日我们便用这老少皆宜的“护生菜”,来搭配一餐食养美味荠菜五谷卷。 此时春已迟暮,夏天已经在来的路上,我们在“慧”养肝的同时,还要一边提升脾胃之能,来为“夏长”身体打好基础。 故而今天荠菜便与“五谷杂粮”——八珍粉相搭。以求荠菜“平肝”明目,消炎抗菌,有助预防暮春流行风热感冒以及麻疹等;同时用古方为成人与孩童分别调配的“五谷精微之粉”,以求增强补健脾胃之功,利祛湿邪,和时令之宜。 人到了一定年龄,一定阶段,会渐渐回收,只剩下三两知己,浅茶淡饭,生活便是自己舒服的样子。一嗅一嚼一入腹,菜谷清香咸美,回甘绵长。
将荠菜清洗干净后,焯水。
放凉后,切碎待用。
取适量发酵面粉(普通面粉则按用量加入酵母),家里有孩童的可以放一袋五珍粉/八珍粉。
入适量食盐,加入荠菜碎,入适量清水混合和成面团,静置半小时。
将面团擀成薄面片,刷一层油脂,从一头卷起,切成小块,整理圆润。
放入蒸屉,松弛20分钟后,冷水起锅,水开蒸15分钟,焖3分钟即可。
荠菜还可以与粳米煮粥,与蜜枣煮汤,更简单的可以直接煮水而饮,暮春都可以拿来试一试。
此时令起北方的香椿从嫩芽逐渐生长到旺盛。它有浓郁的芳香气味,消炎解毒,祛风散寒,化湿疗胃痛,补阳 滋阴,其妙在于补下焦阳气,又不至上焦上火。 还比较适合于中焦气机升降失和的食欲不振、食积呕腐、胃脘胀闷、腹痛腹泻,以及湿久化热、湿热伤阴的口苦口干、心烦、大便偏干、情志失调等。 我们便与这荠菜五谷卷搭配一碟美菜——香椿煎豆腐。以生津润燥,和中益气的甘凉豆腐搭配辛温的香椿,再令少许合宜配菜增色益身,共谱春菜香美。
①取香椿嫩芽,洗净,焯水后,切段。 ②以油脂将豆腐两面煎制焦香。 ③起锅留少许油脂,炒香配菜(胡萝卜,豌豆,玉米),下入煎好的豆腐,加入少许开水,以半勺老抽,一勺酱油炖煮豆腐入味,至水分收干。 ④下入香椿翻炒,以食盐调味,翻炒均匀入味即成。
香椿含有较高的亚硝酸盐和硝酸盐,建议摘取嫩芽后尽快焯水后食用;香椿为一种“发物”,有慢性疾病的人应少吃慎食;《唐本草》中载:“椿芽多食动风,熏十二经脉、五脏六腑,令人神昏血气微弱。”不宜多食。
春意盎然的山野,碧波荡漾的嫩芽, 俗常野菜的韵味,或苦或甘总清香。 寻它,破土,清洗,烹饪,引春入瓮, 细品春天的味道, 享受大自然对身心的犒赏与馈赠。 四季万千光景,喜乐苦忧,跌撞起伏, 他人爱莫能助,唯有自渡。 一主食一配菜,清利身心,食享春之真味。 这一期就到这里啦, 我们品味了春之赠礼的野菜芳香, 让我们相约下一期再遇良食,拜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