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宗铜陵白姜短短粗粗,白白胖胖的,招人喜欢。
10斤刚挖出土的白姜,顺丰晚上寄到,包裹的很好,个个灰头土脸的。 这种姜个头不大,与以往买的普通嫩姜相比姜指短很多。虽嫩,姜味很浓,也不呛口。 当晚擦了一块姜汁煮牛奶,发现滤出来的姜汁有点白白的沉淀,似藕粉。 后面杀水煮过的姜汁也是乳色,泛微微的黄,和乳汁很像,装瓶后没有明显的沉淀物分层。
冰箱放不下,当晚全部做了初步清洗,放空调房间晾了一夜。 白姜买价加运费,差不多20元/斤——价格供大家参考,买市面上的成品姜对比一下容易辨真假。
第一晚清洗做了初步分类:最嫩的、中间的、姜根(留做菜)。
第二天,一早开始刮皮。 这一步很需要耐力,分两次,做了5小时多。 建议:一个人做,每次买2、3斤左右,否则隔日才能做完,人累,也影响姜的新鲜味。
刮皮后的姜晾干水分、改刀、撒少许盐拌匀,放冰箱冷藏一夜杀水。 10斤姜:损耗约1成、姜根约1成、能腌制的约8成。 中间部分切片,最嫩的部分切块(其实多是姜嫩头,不用切)。
最嫩的姜,切时毫无刀感。
尝一块,入口真无渣。
第三天,起的早。准备好白糖、白醋;新居的玻璃瓶罐全部洗烫几遍、晾干、备用。
蒸屉棉布挤出腌姜的汁水。 瓷盘斜放,好滤水。
姜片嫩、又薄,挤出的汁水很多。
挤到这种抱团的程度。
嫩姜块也挤一挤水 比姜片出水少了3/4。 如此,以后做姜块更好——保留的姜汁多,也更鲜嫩。
我习惯的糖醋味偏甜,具体看糖的甜度、醋的酸度。 姜片杀水后吸水率变高,糖醋用量大一些。 先倒了1斤白醋。
再加糖;糖分次加。 拌匀,尝尝味道,不够再加。 第一次做白姜,用量要尝试、记下,最终用了半斤左右的白糖,糖:醋约是1:2。
新增步骤:糖醋拌匀,压紧实,放冰箱冷藏四小时以上——均匀入味。 今年初夏,偶尔听个80多岁的老人家聊腌菜,她说:想腌菜好吃,不要腌了马上装坛,放一天,再装坛才好吃。 我觉得有道理,把她的经验用上,姜应该会更好吃一些。
同样的糖醋比例腌制嫩姜块,只用了约6两白醋,3两白糖。
全部完成,初秋的天才大亮。
放入冰箱冷藏,中间拿出来翻拌一次。 期间,煮好姜汁,做了家务、姜汁烤饼、酒酿; 全部忙完已是下午四点左右,冷藏时间有8小时了。
下午,一切忙完,装瓶。 夏天收的紫苏叶,冷冻的。 这是一包,最后放了两包。
剪碎冻紫苏叶,拌入腌好的姜片。
一包紫苏叶,上色不够均匀。
放了两包紫苏叶,姜片是漂亮的粉色。
压实、装好、密封、冷藏。
腌好的姜块
糖醋汁不多不少,装瓶刚刚好。
前后三天的劳动成果。
低温冷藏。 一个人可以吃很久。
最后处理姜根,切碎,分份,冷冻。秋冬炸圆子、做糍粑、包饺子、做菜、煲汤都方便。
煮姜汁: 棉布吸的姜汁也挤干净,一起煮。
姜汁水煮开。
去除浮沫。
装瓶,再冷水入锅,水开后煮15分钟。这样能保存的时间更长一些。 洗干净的棉布一起煮煮,再晾干,方便下次用。 装瓶的小窍门:姜汁灌满到瓶口,再倒出一些,这样可以去除残留的浮沫气泡,留下缩胀空间,存放也安全。
姜汁是乳色,光线好的地方可以看清楚一些。 没有明显的沉淀物分层,这是与以往买的嫩姜明显不同的地方。
晾凉,冰箱冷藏。 煮牛奶、和面、做菜都可以用。
姜汁烤饼: 一天的主食。
刚出炉,趁热,撕皮,香喷喷的。
外脆内软
细嚼,吃出浅浅的咸味和姜香。
饼里的葡萄干、黑麦片,还有紫苏油。 黑麦片放入杀水的咸姜汁里泡软,加牛奶煮熟,放至温热,再和入面粉,发酵。 入炉前,拌入洗净的葡萄干。
午餐,烤饼泡牛奶。
重庆腌汁味: 这是另一箱白姜的做法:大部分做了四川泡菜;小部分做了重庆腌汁姜。
重庆腌汁姜里的食材:红糖冰糖熬水,加糖、醋混合,再与红辣椒一起拌匀。
做好的重庆腌汁姜,第二天就可以吃。
冷藏前,两样留了一些。 初秋的傍晚,太阳的余辉洒进窗台,泡杯陈皮玫瑰茶,品尝一下自己的劳动成果,心满意足! 这次腌姜是异乡安顿下来新生活的真正开始!
城市近海,太阳在云朵里穿行,光线忽隐忽现。 回想小时候,外祖父生前每天早晨喝茶、吃姜、一碗阳春面;父亲爱吃腌韭菜,里面会放些姜丝、红辣椒……… 流水一般的岁月,长伴的唯有自己。双脚一步步走过人生,双手一天天描绘生活,寻遍娑婆世间,最安宁的栖息地只深隐于心🍀
新鲜姜尽早做,下水清洗后冷鲜保存,否则一天一个变化。 注意卫生。锅碗瓢盆、瓶瓶罐罐都要洗净杀菌,无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