被乌啦啦带火的郑州街头小吃炒八掺:快乐碳水如此简单

715人浏览 55人收藏 1人做过
作者: 俏妈下厨房
最近,美食博主“特别乌啦啦”带火了一家郑州的街边小店。店里的头牌——12元一份的“炒八掺”,堪称主食界的“百家衣”:米皮、凉皮、擀面皮、热干面、牛筋面、饼丝、粉丝、河粉、细面条、面筋……随机取八种截然不同的主食,在铁锅猛火的淬炼下,碰撞、交融,成就一碗油润喷香、锅气十足的“终极碳水”。 自从视频发布,这家店便成了新的朝圣地。从日出到深夜,队伍能排两小时。有人调侃:“吃上一口炒八掺,比见明星还难。”更有一对夫妻不惜从海南打飞的而来,吃的早已不是一份简单的充饥物,而是那股子粗粝、热闹、不拘一格的人间烟火气。 这碗看似“大杂烩”的炒八掺,在资深老饕眼里或许“不够精致”,但它火遍全国的背后,藏着的正是河南人刻在骨子里的生存智慧与美食密码——“掺”。 “掺”,是河南人舌尖上的基本法。 如果你以为“掺”只是简单的混搭,那就大错特错了。在河南, “掺”是一门源远流长、深入肌理的学问。它从不固定公式,核心在于“手边有啥就掺啥”的随机应变,追求的是1+1>2的味觉体验和扎实饱腹的终极目标。 经典两掺:味觉的太极 胡辣汤+豆腐脑:这是早餐界的“黄金搭档”。胡辣汤的辛香猛烈,遇上豆腐脑的温润滑嫩,一口下去,刚柔并济,开启了河南人最地道的一天。 米皮+凉皮:软糯与筋道在唇齿间交织,再浇上同一碗灵魂料汁,口感层次瞬间翻倍。 进阶三掺:口感的交响乐 米线+麻辣烫+粉丝:在一只海碗里,你能同时嗦到米线的爽滑、麻辣烫的丰盛配料与粉丝的柔韧吸汁,一碗吃尽三种满足。 终极多掺:碳水与菜肴的“大团圆” 大烩菜:这,就是“掺”文化的天花板!白菜、粉条、豆腐、猪肉、酥肉……各种菜、肉、主食(粉条)不分彼此,在一口大锅里“咕嘟”出一锅精华。它不讲究摆盘,只追求实惠和热闹,是河南人逢年过节、宴请宾客的最高礼遇之一。 玉米糁汤+面条/饺子:这在外地人看来可能是“黑暗料理”,但在河南,这碗“糁汤面”或“糁汤饺子”,是冬日里最暖胃暖心的归宿。 “掺”的背后,是河南兼容并包的生存智慧。 河南的“掺”,绝非胡乱应付。它源于中原大地千百年来作为农耕文明核心的沉淀。这片土地见证了多少王朝更迭、民族融合,我们的祖先早就明白一个道理:单一,意味着脆弱;包容,才能生生不息。 这种哲学被我们融入了饮食。 “掺”是务实:在物质不算丰裕的年代,将手边有限的食材巧妙组合,创造出最顶饱、最经济的吃法,这是劳动人民最朴素的智慧。 “掺”是包容:它不排斥任何食材的特性,米皮的软、牛筋面的韧、饼丝的焦,在河南的大锅里,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,并最终融合成更强大的风味整体。 “掺”是热闹:就像河南大烩菜,它追求的从来不是米其林式的分餐优雅,而是大锅同烹、大碗同食的团圆与亲热。吃的是一锅菜,品的是一家人围坐的温情。 所以,当你在嘲笑那碗“炒八掺”是“主食乱炖”时,河南人只会憨厚一笑,心里默念:“你不懂。” 我们不懂那些必须分而食之的精致,我们只信奉:天下万物,皆可入我锅中;人生百味,尽在这一“掺”中。 但是如果你想尝尝,又不想去大爷的街边摊排队,那就收藏我吧,乌啦啦同款“炒八掺”在家轻松get!(分量为一家四口2大2小份)

用料

被乌啦啦带火的郑州街头小吃炒八掺:快乐碳水如此简单的做法步骤

步骤 1

首先,准备8种面条类主食,菜市场豆腐豆芽摊位可以全部一网打尽。品类不固定、随自己喜好,用量合计800-1000克即可。注意:方便面需要提前半小时冷水泡至微软

步骤 2

其次洗、切配菜。韭菜80克、洋葱80克、蒜苗80克、绿豆芽80克、空心菜80克

步骤 3

第三,准备料头:大蒜30克切碎,小香葱20克切碎

步骤 4

第四,炒鸡蛋。4个鸡蛋充分打散,热锅热油20克,倒入蛋液,炒熟出锅备用

步骤 5

第五步,就进入正式爆炒八掺的流程啦。热锅凉油40克,下入蒜末30克,小火煸香

展开全部
步骤 6
步骤 6

下入准备好的配菜:韭菜、洋葱、蒜苗、绿豆芽、空心菜各80克(当然了,配菜不绝对,可以根据喜好自由发挥,比如我今天加了香菇,空心菜可以换成其它绿叶菜),翻炒半分钟

步骤 7

调入生抽40克、老抽10克、十三香2克、孜然粉3克,翻炒1分钟

步骤 8

倒入准备好的8种面条类主食,翻炒1分钟

步骤 9

快要出锅时,倒入刚才炒好的鸡蛋碎,烹入蚝油20克、味精2克,翻炒均匀

步骤 10

关火,加入小香葱花20克,重口味的还可以再额外加一些生的蒜末

步骤 11

热气腾腾地出锅

步骤 12

快乐碳水大口吃

菜谱创建时间:2025-10-15 13:02:00
打开App收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