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学讲透四川回锅肉的制作

1570人浏览 133人收藏 0人做过
作者: 肥宅蔷薇君
从大学接触制作回锅肉到如今已经10年时间了,接触过方方面面的制作技巧和做法。现在让我们用科学的方法来讲透回锅肉,请大家回忆下自己高中的学过的两个化学基本原理,有机物相似相溶,化学反应速度受到时间温度反应物浓度的影响。第一原理引申出来的问题是,使用油脂比水更容易溶解出各种芳香物质,因为他们都是结构复杂的有机物。具体表现在回锅肉这道菜就是熬炒这个步骤,回锅肉又名熬锅肉。所谓熬炒就是用四成热的油温将猪肉煸炒出油,熬出猪油炒出香味,谓之熬炒,然后加入豆瓣酱豆豉之类的物质,小火将酱和猪肉一起炒香,在这个过程中,豆瓣酱等调料中香味物质在油脂的热力作用下挥发出来,又通过油脂和猪肉中的肥肉瘦肉发生脂类交换反应,爆香的风味物质进入猪肉内部,从而带来猪肉香透了的感觉。而按照这个原则,炒回锅肉不能加入水,这点是北方厨师可能会忽略的,请注意。第二条,化学反应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,在回锅肉的脂类交换反应中,猪肉片的厚度,火力大小,以及猪肉的数量关系是三个因素。回锅肉单片肉的厚度不要超过3mm,最佳厚度应该是一枚一元硬币这样,猪肉太厚,口感硬,无法打卷,炒不出灯盏窝,更重要的是猪肉这样无法炒香炒透,回锅肉风味大减。火力一定熬小火,火大了,豆瓣酱很容易炒胡,小火才能缓慢激发香味。猪肉的量不要太多,家庭小灶一次炒的量在300g到400g生猪肉,多了不容易炒开。另外青蒜或者说蒜苗也不要太多,一盘三棵正好。 制作回锅肉的原料首推猪的二刀肉,又名臀尖肉,坐臀肉,建议菜市场采购,超市里的师傅很多都不懂,也懒得理你。肥四瘦六。有新鲜的尽可能购买新鲜,未经冷冻的肉伸缩性更好,更容易卷起来,五花肉这点就逊色很多。 另外,土猪会更好吃一些,猪肉的宽度建议不低于一个手掌,太窄炒后容易缩水太多。 白水煮肉食之无味,加入了很多东西与猪肉同煮。刀口辣椒是干辣椒炒香后切碎,这里主要起提升辣味的作用。

用料

科学讲透四川回锅肉的制作的做法步骤

步骤 1

原料第一关:这是一块非常标准的肥瘦结合的二刀肉,瘦肉和肥瘦结合紧密,这样的肉在煮后再切才不容易散,如果肥瘦肉感觉都要断层了,这种肉就不适合做回锅肉。

步骤 2

铁锅烧热,一手抓住猪肉,猪皮朝下,烫

步骤 3

烫出花斑,这里是为了去除猪皮腥味

步骤 4

这是菜场挑选的蒜苗,左边有些细,香味不足,右边有些粗,蒜味会突出。选适中大小

步骤 5

冷水下去,可以没住猪肉,加入葱姜,香料,甜酒酿(米酒)。大火烧开,转中火10(1斤肉)到12分钟(1斤半肉),然后焖20分钟。之所以焖是因为时间短了这些香味物质进入不到猪肉里面,必须焖,加热过久猪肉熟透也不好,猪肉最佳程度是7分熟,中心带点生。这样由于内外成熟程度不一样,受热膨胀系数不同,自然卷曲,成为灯盏窝。

展开全部
步骤 6
步骤 6

猪肉自然放凉最佳,像图中这种干干的感觉最高,热的状态很难切薄,很多人回锅肉切不好不是刀工不行,而是原料没有处理好,非常难切,不建议冷冻,那种猪肉的香味会减少很多,而且这种过程往往容易细胞失水,影响口感。

步骤 7

一个手拿刀一个手把猪肉压紧下刀切薄片

步骤 8

蒜苗也就是青蒜,切马耳朵状,斜着45度下刀,蒜白蒜青分开

步骤 9

甜面酱和酱油,糖混合均匀待用

步骤 10

豆瓣酱和豆豉剁细,这里说下豆瓣,这个四川集大成的调料,年份越久越好,我用了3年份陈豆瓣和1年新鲜豆瓣搭配,陈豆瓣出香,新鲜豆瓣出色(红油)

步骤 11

热锅下入2勺清油,4成油温下去猪肉,中火煸炒

步骤 12

猪肉开始吐油,也就是肥膘开始出油,锅内油脂增多,猪肉片开始打卷的时候,加入豆瓣豆豉

步骤 13

改小火熬炒3到4分钟,一定小火

步骤 14

改大火爆炒,加入蒜白,甜面酱,刀口辣椒,快速翻炒1分钟

步骤 15

最后加入蒜青,大火翻炒15秒即可,注意本菜不放味精鸡精

步骤 16

一口气吃两碗饭!

步骤 17

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:“蔷薇君的厨房”,里面会把这些视频菜谱都整理成文字版

科学讲透四川回锅肉的制作的小贴士

还有一种做法是旱蒸回锅肉,下次分享。另外再补充一点,很多做法中在熬炒这个步骤中会建议,如果嫌弃出油太多,可以在这个步骤中把一部分炒出猪油倒出来,本人多次实践非常反对这种做法,川菜讲究一锅成菜一气呵成就是分锅分次香味会大大减少,在回锅肉中经过熬炒的猪油是香味的核心,一旦份量减少,风味大减,卖相上也差很多,说实话这种做法你都不好意思发朋友圈。

菜谱创建时间:2019-09-21 19:04:02
打开App收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