荠菜,如果开了花,就有一种细碎的美。不过开了花的荠菜就老了,吃的话还要在开花之前;所谓初春荠菜,既野又鲜。
所以,关于荠菜要成为一道菜,那需要在光秃秃的初春它才是菜。等春天慢慢丰盛,四野遍绿,荠菜开花时,它就是野草而不是野菜了。
这荠菜就像菜中的甘草一样,平和而普适——不偏寒,也不偏热,它能祛火但不伤身,能祛寒但不会引起上火。 无论你是寒热不均引起的春日不适;还是冬天的寒气郁闭变成了火;还是花粉过敏。都可以吃些荠菜,让身体回复平和正气的姿态。 特别是近期有肝经湿热的朋友,上一盘荠菜,真是一个好菜。肝经湿热一般容易有:胸闷腹胀、口苦、头晕目眩;小便黄赤、大便秘结;舌头红,苔厚腻黄等症状。 既然帮助清理肝经湿热,那荠菜另外的一个好处就是能够明目,就是它能养肝平肝。肝开窍于目,眼睛温润明亮有赖于肝血的滋养。
在春天,要趁鲜吃点荠菜,《本草从新》中说“荠菜,益肝和中,根、益胃明目”,所以最好连根也一起吃。但需要注意的是孕期不要多吃。
有一个古方,新妈妈自己吃荠菜,再让宝宝喝乳汁,就能帮助去掉宝宝身上的胎毒(也就是婴儿的各种疮疖、疥癣、痘疹)。这种方法天然安全,也免去宝宝抓挠、哭闹之苦。
还能怎么吃呢?荠菜剁碎了和油腻的肉一起拌馅,也不受掩盖,反而把猪肉的鲜也提升一个等级。这种锅台乐趣,在古时的那位“东坡居士”也很受用。有赋为证:东坡先生卜居南山之下,服食器用,称家之有无。水陆之味,贫不能致,煮蔓菁、芦菔、苦荠而食之。其法不用醯酱,而有自然之味。—《菜羹赋》
农历三月三,摘荠菜,煮鸡蛋,“中午吃了腰板好,下午吃了腿不软”。三月三,若有条件,来一份荠菜煮鸡蛋。
素美学姐的荠菜煮鸡蛋
三月三,荠菜煮鸡蛋
王艳学姐的荠菜煮鸡蛋
来张大图。承德滦平的荠菜,我还没有挖过,还真不认识。靠近物业的矮层楼,有一片。也都开花了。明年试试4月1日就开始撒么一下,太不关注自然了唉。
周馨学姐的荠菜煮鸡蛋
看着不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