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APP打开
《刺客聂隐娘》和"其实我是来炼油的..."的做法

《刺客聂隐娘》和"其实我是来炼油的..."

1195人浏览 13人收藏 0人做过
APP中查看更多做法
作者: 柒分就好
柒分就好
昨晚看到侯孝贤得了“终身成就奖”,想起他几年前拍的《刺客聂隐娘》还没看,于是补课...... 电影开头有一小段是黑白的,还以为屏幕出了问题,确认后面是“有色”的后,继续看。其实,黑白影像效果也不错,但还是觉得有颜色会“没遗憾”,为什么呢? 这个电影的叙事手法偏写意,被很多人诟病“剧情残缺”、“叙事不畅”,人物语言是文言形式,且个个都惜字如金,不肯多说半个字。这大概就如现代人阅读古文的感觉吧,字都认识,串起来就似懂非懂的。 我也看得疑惑重重,有好多情节搞不懂,特别费脑,印象最深的是场景中间穿插了大量的犹如中国画般的风景,还有诸如风声、蝉鸣、衣服摩擦的各种背景音......美则美矣,但,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处理。 后来,看了“豆瓣”的评论,借助大家的串联,才豁然开朗:原来,那里是那个意思,原来,这里是为那个情节设置的伏笔,原来...... 对理解这部电影的表达和叙述方式而言,我恐怕是个不及格的观众,但我好学啊,有疑问就去了解,好在网络给予了集思广益的信息池塘,帮助我这样的“差生”进步。 这是一部藏在精炼的语言和写意的声色中的,关于侠义和爱情的故事。就讲故事的方式而言,不是一条笔直宽广一眼望到头跑马路,是犹如古时驿站的传递方式:有始发站、有目的地,情节叙述着重在链接点的一个个驿站,至于中间走了怎样的路,需要你自己根据提示去连结。 看豆瓣上评价两极的观众打得很激烈,一方认为是为赋新词强说愁,故意拔高,其实就是“不会讲故事”,另一方认为,不能“看懂”的,是你欣赏水平太低。 每个人的判断,都是基于自己的理解和认知,这些判断都是属于“你自己的”,至于导演的意思,他没说,大概也是“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”吧。 就我,电影可以这么拍,挺有意思~~难道电影只有一种表达方式,只有”明明白白讲故事”一种结构吗?怎么会?! 至于电影里的侠义和爱情,千万别指望导演和人物自己告诉你,他们只负责给你提供线索,到底有多爱,要你自己去领会。 剧中讲了一个故事:国王得到一只青鸾,想了各种办法,它却从不鸣叫,有人出主意说,这鸟只有见到同类才会鸣叫,何不悬挂一面镜子试试。果然,青鸾见到到镜子里的“同类”,奋舞而绝。 这让我想起一首很喜欢的词: “问世间,情是何物,直教生死相许? 天南地北双飞客,老翅几回寒暑。 欢乐趣,离别苦,就中更有痴儿女。 君应有语: 渺万里层云,千山暮雪,只影向谁去?” 炼油,我也学习了好几家的方法,自己试了几种,有一般做法的,有加水的,又试了炼油到不同程度的效果,又试了放点香料进去熬油看...总结下来,有这几点就足够: 1、油脂切小块,大概食指的第一个指节大小 2、不用洗了吧,脏的部分切掉不用就好 3、小火熬 4、油脂宁可熬时间短一些,也不要熬过头了,这是决定凝固的油脂是否雪白的关键。

用料

《刺客聂隐娘》和"其实我是来炼油的..."的做法步骤

步骤 1
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

油脂切小块,放入锅中,开小火,中间不停翻炒,让受热均匀。(这次炼的是羊油)

步骤 2
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

待油脂边缘开始焦黄,就可以停止了,大块油脂捞出,底部的油渣用滤网过滤。

步骤 3
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

用滤网过滤倒入容器中(不要用塑料材质)。

步骤 4
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

冷却后的样子。

步骤 5
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

PS: 炼好的油渣我又重新回锅继续熬了一会儿,还能出很多油,但放凉后,油脂发褐色。

步骤 6
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

最后精炼的油渣,计划给我家狗拌在狗粮里做点心的,结果被它嫌弃,只好倒掉了。 噢,《刺客聂隐娘》的武打镜头我很喜欢,动作简单干净利落,配合音效也冷静干练,刀剑出鞘,“唰——” 在短促凝练的声效中,战斗结束~很爽!

菜谱创建时间:2020-11-24 14:07:25
打开App收藏